技术文章 / ARTICLE
标题:RVVP-300/300-4*2.5屏蔽电缆
产品概述
RVVP-300/300-4*2.5屏蔽电缆产品优势:
经使用证明可靠性高,耐弯折寿命≥500万次
多用途应用
性价比高
即使在移动拖链的应用中,也极少因磨损产生颗粒物
RVVP-300/300-4*2.5屏蔽电缆拖链电缆_应用范围:
用于动力拖链或机械移动部件
用于测量,控制和调节电路
装配线,生产线等几乎所有设备中
用于潮湿的室内
RVVP-300/300-4*2.5屏蔽电缆拖链电缆_产品特性:
阻燃性符合IEC 60332-1-2
低粘性表面
RVVP-300/300-4*2.5屏蔽电缆拖链电缆_产品结构:
超细裸铜丝绞合导体(6类)
芯线绝缘:PVC/NBR共混物
无纺布绕包
护套:PVC/NBR共混物,黑色(类似 RAL 7001)
RVVP-300/300-4*2.5屏蔽电缆专用部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协议中引用而构成本技术协议的基本条文,在本技术协议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协议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50217-2018 电缆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GB/T3048-2007 电线电缆电性能实验方法
JB/T8137.1-2013 电线电缆交货盘
GB/T18380-2022 电缆和光缆火焰条件下的燃烧实验
GB/T 3953-2024 电工圆铜线
GB/T 3956-2008 电缆的导体
YD/T1173-2016 通信电源用阻燃耐火软电缆
GB/T5023.5-200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5部分:软电缆(软线)
3.运行条件及规范
3.1系统运行条件
3.1.1 系统标称电压和频率: 380/220V;50HZ。
3.1.2 电缆敷设条件:桥架及拖链敷设。
3.1.3 使用环境:工作温度: 70℃,环境温度:-35℃,海拔:2000米
一般技术要求
4.2电缆具体参数要求如下(应答人提供的电缆必须满足以下参数要求):
(1)ZC-VV电缆参数如下表:
导体中单线最大直径(mm) | 0.26 |
绝缘厚度规定值(mm) | 0.8 |
护套厚度规定值(mm) | 1.2 |
20℃时导体最大直流电阻(Ω/km) | 7.98 |
70℃时绝缘电阻最小值(MΩ/km) | 0.009 |
长期允许最高工作温度(℃) | 70 |
(2)ZC-TRVV电缆参数如下表:
弯曲寿命: | 600万次(行程40mm,速度2m/s) |
最小弯曲半径: | 4*D(动态)/3*D(静态)(D为电缆外径) |
抗拉强度: | ≥120N/mm² |
温度范围: | -40℃ - 105℃ |
20℃绝缘电阻值: | ≥10MΩ/km |
绝缘/护套材料 | PVC-P混合材料 |
(3)ZC-TRVVP电缆参数如下表:
弯曲寿命: | 600万次(行程40mm,速度2m/s) |
最小弯曲半径: | 4*D(动态)/3*D(静态)(D为电缆外径) |
抗拉强度: | ≥120N/mm² |
温度范围: | -40℃ - 105℃ |
20℃绝缘电阻值: | ≥10MΩ/km |
绝缘/护套材料 | PVC-P+镀锡铜网屏蔽(85%) |
(4)ZC-RVVP电缆参数如下表:
导体中单线最大直径(mm) | 0.26 |
绝缘厚度规定值(mm) | 0.8 |
护套厚度规定值(mm) | 1.0 |
20℃时导体最大直流电阻(Ω/km) | 7.41 |
70℃时绝缘电阻最小值(MΩ/km) | 0.001 |
长期允许最高工作温度(℃) | 70 |
(5)电焊机橡套软电缆参数如下:
单股35平方毫米铜芯电缆,外部绝缘橡胶包裹
5.技术要求
5.1结构材料要求
5.1.1 导体
5.1.1.1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5.1.1.2 铜导体应符合GB/T 3956-2008标准,采用镀金属层或不镀金属层退火铜导体,一般用于导体标称截面积 10mm²以下者,采用实心导体结构。导线的节距比、绞向应符合GB/T 3956-2008标准的规定。
5.1.2 绝缘
5.1.2.1
绝缘采用聚氯乙烯。
5.1.2.2 绝缘层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气泡、裂纹、杂质等缺陷,以免因表面缺陷导致电场集中,降低电缆的绝缘性能。绝缘材料应具有较低的吸水性,以防止因吸收水分而导致绝缘性能下降。
5.1.2.3 各截面绝缘标称厚度见JB/T 8734.1-2016,绝缘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测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
5.1.3 填充及内衬层
5.1.3.1 缆芯采用非吸湿性材料填充,应紧密无空隙。缆芯中间也应填充,多根缆芯成缆后外型应圆整。
5.1.3.2 内衬层厚度平均值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0%。
5.1.4 外护套
5.1.4.1外护套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80%-0.2mm。
5.1.4.2外护套的聚氯乙烯材料添加合适的助剂来提高其防水性能,外护套应连续、均匀,无明显的气孔、砂眼、裂纹等缺陷,以确保其整体的密封性,防止水分从这些薄弱部位进入电缆内部。
5.1.4.3在电缆的端部、接头等部位设计良好的密封,防止水蒸气进入电缆内部。通常采用密封胶、热缩管等材料进行密封处理。
5.1.5 不圆度
电缆不圆度应不大于15%。
5.1.6 成品电缆标志
成品电缆的外护套表面应连续凸印或印刷厂名、型号、电压、导体截面、制造年份和计米长度标志,不得连续1m内无标志。
5.1.7 电缆盘
电缆盘应能承受所有在运输、现场搬运中可能遭受的外力作用或在任何气象条件下在户外储存10年以上。电缆盘应承受在安装或处理电缆时可能遭受的外力作用并不会损伤电缆及盘本身。电缆盘筒体最小直径应不小于电缆最小弯曲半径。每轴电缆盘电缆长度为1000米(不得有接头),不足1000米的部分直接做成一盘电缆。
5.1.8 耐火、阻燃电缆应满足下列要求:
耐火特性
电缆通过GB/T 12666-2008《电线电缆耐火特性试验方法》
(火焰温度950~1000℃,持续供火时间为90min)
B级(火焰温度750~800℃,持续供火时间为90min)
根据用户要求,可按GB/T 12666-2008 A、B任一级标准通过耐火试验。
阻燃性能
电缆通过GB/T 18380.22-2022《成束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
A类(试样应使可燃体积为7l/m,火焰持续燃烧时间为40min)
B类(试样应使可燃体积为3.5l/m,火焰持续燃烧时间为40min)
C类(试样应使可燃体积为1.5l/m,火焰持续燃烧时间为20min)
根据用户要求,可按GB/T 18380.22 -2008 A、B、C任一类标准,通过电缆成束燃烧试验。
6 检验和试验
根据最新版的IEC标准和国家标准(GB)进行试验。试验中,要遵循并执行下列附加要求和IEC的补充说明。
6.1 型式试验
按国家标准(GB/T 5023 - 2008)进行电气型式试验和非电气型式试验。
6.2 出厂试验
每批电缆出厂前,制造厂必须对每盘电缆按国家标准(GB/T 5023 - 2008)要求进行出厂试验。
6.3 导体电阻测量
应对每一根电缆长度所有导体进行测量。成品电缆或从成品电缆上取下的试样(最少1米),应在保持适当温度的试验室内至少存放12h后测量。若怀疑导体温度是否与室温一致,电缆应在试验室内存放24 h 后测量。也可选取另一种方法,即将导体试样浸在温度可以控制的液体槽内,至少浸入1 h后测量电阻。电阻测量值应按GB/T3048.4-2007标准规定的公式和系数校正到 20℃下 1 km长度的数值。每一根导体 20℃ 时的直流电阻应不超过GB/T 5023-2008规定的相应的最大值。
6.4 交流耐压试验
依据GB/T 5023 - 2008标准中,成品电缆的电压试验通常采用交流电压试验,试验电压为 2000V,持续时间为 5min。在试验过程中,电缆绝缘没有发生击穿现象,试验电流无异常波动,试验结束后测量电缆的绝缘电阻值与试验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则电缆通过交流耐压试验,绝缘性能合格。
6.5外护套工频耐压试验
参考GB/T 12706 - 2020国家标准进行加压试验,加压至2.5kV,持续时间为1分钟,电缆外护套未发生击穿现象,试验电流无异常波动,试验结束后检查电缆外护套表面无明显损伤和放电痕迹,则电缆外护套工频耐压试验合格。
13516407089
扫码添加微信
点
击
隐
藏